如果大家有留意 ATP 或者 WTA 的賽事,你會發現球員的世界排名會因其所參加的賽事最終成績而有所升跌。例如,在剛過去的美國網球公開賽決賽,西里奇 (Cilic) 對錦織圭 (Kei Nishikori) 勝出後,西里奇取得 2000 分,錦織圭亦會取得 1200 分,由於美網屬於大滿貫之一,而且勝出的分數比其他賽事如 ATP World Tour Master 1000 多了足足一倍,對於球員來說取得佳績對全年排名有很大的幫助,因此大部分職業球員的全年目標及部署都會集中於四大滿貫。 我相信不少讀者或球迷對世界排名制度及偶像球員的名次比我更瞭如指掌,所以我將筆墨放回香港的排名制度,因為就算做不到現時世界第一的祖高域或莎蓮娜威廉絲,大家仍有希望成為香港 No.1 。 如何取得排名資格﹖ 在香港取得排名資格很簡單,就是成為香港網球總會的會員。由於排名制度是每年計算,所以球員需要每年續會以保留排名資格。大家需要留意的是由於會籍有效期為每年 4 月 1 日至翌年 3 月 31 日,所以賽季中途球員可能需要處理續會以保留資格。 如何得到排名分數﹖ 簡單來說,視乎比賽的性質與規模,公開賽或錦標賽的所得分數會較高,地區巡迴賽的分數會較少,國際網球聯會舉辦的國際巡迴賽所得分數亦會在本港排名計分有加乘,由 64 強 (Round 64) 開始,到 32 強 (Round 32) 、 16 強 (Round 16) 、 8 強 (Quarter-final) 、 4 強 (Semi-final) 、亞軍 (Runner-up) 及冠軍 (Winner) 所得分數會隨著你晉級而提高。如以香港網球錦標賽 ( 圖表 1) 為例,冠軍得 2000 分、亞軍得 1400 分、 4 強得 900 分、 8 強得 500 分、 16 強得 300 分、 32 強得 100 分及 64 強得 60 分﹔ 相對於全港分區網球巡迴賽 ( 圖表 1) ,冠軍得 6 分、亞軍得 5 分、 4 強得 4 分、 8 強得 3 分、 16 強得 2 分、 32 強得 1 分及 64 強得 0.5 分,兩項比賽的排名分數有很大差別,所以只要在全港三大公開賽 ( 香港網球錦標賽、香港中華游樂會全港網球公開賽及南華會全港公開網球錦標賽 ) 取得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