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發表文章

目前顯示的是 4月, 2014的文章

要贏分,就要做好決定 (decision-making)

網球對於很多人來說都是較難上手的運動之一。當新手掌握比賽所需的基礎技術如正手 (Forehand), 反手 (Backhand), 發球 (Serve) 及截擊 (Volley),來到比賽的重要時刻,面對著對面老練的球員,俗稱「老波骨」,明明覺得對面的技術不比自己優勝,但偏偏自己卻因經驗不足而輸掉比賽。 究竟當中原因何在呢?網球其實是分類為「開放式運動」(Open skill) 的類別,球員需要根據當時看到及面對的情況,並作出相應的決定及執行所需要的動作及戰術。例如,當你看到對打出一個大斜線 (Wide angle crosscourt) 到你的正手,並且將你拉出球場外,你決定利用正手上旋球 (Forehand topspin) 打出較高的斜線過渡球 (Neutral shot),目的是爭取較多時間回到有利位置。 決定的培養需要經過兩個階段﹕ 1. 意圖階段 (Intention) 球員在打每一球的時候,需要有很強烈的意圖,因為意識決定行動,打出的每一球才會有目標及方向。如當對手發球強勁的時候,我會選擇將球安全地回到對手中間較深的場區。 2. 區分階段 (Differentiation) 當球員的意圖能夠培養到每球都能自動的執行所需要的戰術及技術,這個球員會有較多選擇去贏分,所以此階段需要去了解如何區分選擇,高成功率 的戰術能幫助球員減少失誤及增加贏分機會。如當對手發球強勁的時候,球員可以選擇冒險打直線的致勝球或者打斜線的過渡球等待機會,但比較之下,減少失誤等待機會比冒險進攻成功率較高,所以會選擇打斜線的過渡球。     由於選擇多了,因此衍生出黎的決定失誤也會較多,決定失誤分為以下5類: 1. 猶豫不決 (Indecision) 球員在兩個或以上的選擇中猶豫不決,令到球員在執行技術及戰術上意識不夠堅定,表現含糊。如球員在決定打凌空抽擊 (Drive volley) 與等待彈起後打抽擊 (rising shot) 的決定上優柔寡斷。 2, 遲決定 (Late decision) 球員知道要做什麼但是太遲開始過程及動作。如球員在網前準備移向右邊打正手截擊 (Forehand volley),但是太遲開始決定令對手成功打出超身球 (passing shot),令球員好像因移動...

雙打戰術- 澳洲式陣列 (Australian Formation)

在香港看業餘網球比賽的時候,一般情況下雙打隊伍主要用陣列有三種,第一類為雙底線陣列 (both-back) 即隊伍中兩名球員同時站在底線,第二類為雙上網陣列 (both-up) 即隊伍中兩名球員同時站在網前,而第三類就是前後陣列 (standard formation) 即兩名球員分別站在網前及底線的位置。還有兩類陣列其實也在雙打中經常出現,I-formation 及Australian Formation,I-Formation 已在上一篇幅已作介紹,這次主要希望各位認識更多關於澳洲式陣列的策略。  From Brandon Still blog  先決條件 1. 發球的穩定性高及落點準確 2. 對隊已經適應本隊伍的陣列,改變陣列希望尋求突破 3. 轉換不同陣列策略,令對隊無法調整打法 描述  1. 網前及底線的會同時在球場的deuce court (俗語是正手位) 或 ad court (俗語是反手位) 準備 2. 這樣會開放了直線球路讓對手回球 3. 發球後可由網前的球員搶網,或由底線的球員補回開放了的空位 戰術優勢 1. 一般雙打接發球慣性為斜線,這樣可以擾亂對手接球慣性,令對手產生無壓力犯錯 2. 可保護球員技術上的弱點 (如上圖, 假設發球的球員反手較弱,正手較好,站在網前的搭擋就能掩護他的反手,當對手回擊直線時,發球的球員就能以他較強的正手對打) Youtube教學- Australian Formation@ Fifthset International Doubles Strategy III - Australian Formation 戰術圖範例

雙打戰術- I- Formation

相信對雙打有一定的經驗的球員都會聽過甚麼是 I- Formation,但是當我在網頁上尋找關於I- Formation的資料時,發現資料大多比較散亂,所以我根據我所收集到的資料整合出一些關於I-Formation的重點,希望能夠提升大家在雙打比賽時的表現。 Clive Brunskill / Getty Image s 先決條件 1. 發球的穩定性高及落點準確 2. 發球前需要與搭檔決定好發球的方向及位置 (例如﹕ Kick Serve to receiver backhand side) 3. 搭擋之間配合及走位純熟 描述 1. 站在球網前的球員會蹲低於網前中線位置作準備 2. 當搭擋發球後,球員可作左或右的移動及截擊,而發球的搭擋就爭取時間上網 3. 最後處於雙上網的位置,尋找機會打出致勝球 Ron Waite 2006 戰術優勢: 1. 迷惑及施加無形的壓力給對手 2. 改變及影響接球者回球習慣 3. 增加搭擋之間的合作 職業球員對I- Formation的意見 Bryan Brothers 1. 如果對手接球強勁, 斜線回球很強, 就很難做到i-formation 2. 我們身型較高大健碩,如果要蹲低之後再站起搶網, 其實會影響攻勢, 所以如果我們的發球較具發脅,就已經令我們有優勢。 Bryan Brothers breakdown the "I-formation" Youtube教學- I- Formation@ Fifthset International Doubles Strategy V - I-Formation 戰術圖範例 步驟1 步驟2 步驟3 步驟4 步驟5

網球場的特色

當大家看著兩名網球名將費達拿 (Federer) 及阿加斯 (Agassi) 在全世界最高的網球場打波時會有甚麼感覺呢﹖這個位於杜拜阿拉伯塔酒店的網球場,是由停機坪改建而成,當我看到照片的時候不禁想如果個網球打飛到場外,究竟需要多少時間才能看到網球著地﹖如果擊中途人,會不會當我們高空擲物﹖ 言歸正傳,在香港當大家幾個好友興致勃勃去打網球,最常見及使用的場地通常都是硬地場及人造草地為主,想問下各位知不知道網球場地到底有那幾種及特色? 硬地球場 在香港打網球最常接觸到的場地,亦常在美國及澳洲網球錦標賽直播時看到,建造材料為石平地,顏色多為主打區綠色,緩衝區紅色。球的彈跳速度是僅次於地毯及草地球場,而彈跳高度中等。由於球員擊球的準備及追球時間較少,容易打出致勝球 (winner), 因此有利於進取底線型的球員如祖高域 (Djokovic) 及莎蓮娜威廉絲 (S.Williams) 。 硬地球場的好處是球速不會因氣候而有變化,較易保養,不過造價較貴。由於香港天氣雨水比較多,所以令到球場耗損較嚴重,所以經常蒲球場的朋友不難發現每隔 1-2 年球場便要維修一次。 香港最多硬地球場的地方在維多利亞公園 (14 個 ) 及香港中華游樂會 (17 個 ) ,所以大型比賽如香港網球錦標賽及香港中華游樂會全港網球公開賽都會在這些地方進行。而秋季至冬季是網球比賽的高峰期,如果大家假日有時間可以看網球比賽作為親子節目。 草地球場 在香港較常見到的人造草場 ( 仿真草 ) 的場地,草地球場通常透過電視觀看溫布頓網球錦標賽時才能見到綠草如茵,修剪整齊的草地球場。草地球場的建造材料為草皮,顏色都是綠色。球的彈跳速度是僅次於地毯球場,而彈跳高度為最低。由於球員的準備時間最少及時有出現不規則彈跳的球,所以球員多用削球及上網的技術,這有利於發球上網型的球員如森柏斯 (Sampras) 。 草地球場的好處是造價較低,不過保養較為貴及費時,如要定期灑水、養草、劃線及掃線。人造草地相對保養較容易及費用較草地低,所以多見於天台建的網球場及私人會所的網球場。 人造草地球場主要是作為所屬球會每季聯賽的主場球場,通常一般是作為練習用途。很多打過硬地球場的人都說不習慣人造草地中網球的彈跳,及打完後要坐在場邊「倒沙」的感覺,確實...